最新消息
嘎烏,其實裝載的是歷史和文化 | 2022-03-01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sohu.com/a/525588581_121301175" 原標題:嘎烏,其實裝載的是歷史和文化嘎烏,是藏語的音譯,指護身佛的盒子。嘎烏里一般裝有小佛像、印著經文的綢片、舍利子或者甘露丸、由高僧念過經的藥丸,以及活佛的頭發、衣服的碎片等。作為護身、減小業障和增長修行之用。嘎烏的種類和地域特色嘎烏有金、銀、銅造的三種,銀制的較普遍,形狀大小不一樣。男子用方的,女子用圓的,掛在脖子上,垂在胸前。佩戴嘎烏,一方面有護身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裝飾的意思。因此,藏族同胞多在出門時佩戴。嘎烏的形狀不一,一般為銀質或銅質,盒面上鑲嵌有瑪瑙、綠松石,雕刻有多種花紋圖案。嘎烏的里面裝有佛像或堪布、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護身符等。嘎烏是由佛盒演變而來,現已成為藏族女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飾物,認為佩戴上它可以護身。在泰國地區,佩戴嘎烏的人非常多。在我們中國大陸地區,我們佩戴的佛像多數是用玉石、水晶等材質來雕刻而成的,所以可以直接與我們肉體接觸,佩戴在身上。而在泰國和西藏地區佩戴的佛像多數是用香灰、寺廟泥土、高僧加持物、舍利子、甘露丸等通過研碎再用模具壓制成的,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稱這種佛像為“佛牌”,而西藏地區稱這種佛像為“擦擦”。由于這樣做成的佛像不能遇水,也比較容易損壞,所以它們就會用嘎烏盒來把佛像裝起來佩戴,以起到保護和防水的作用。在西藏、印度、尼泊爾和東南亞地區,佩戴的佛像也會用金、銀、銅、錫等金屬按照普通佛像的比例經過縮小來做成的。這樣也不易直接懸掛,況且金屬容易被汗水腐蝕,所以也會用嘎烏盒來把佛像裝起來佩戴。嘎烏盒里的信仰另外,對于藏族百姓而言,將小佛像或高僧大德加持過的物件裝在嘎烏里,是一種宗教行為。出于尊敬的心理,藏族百姓認為直接佩戴佛像是對佛的不尊敬,佛像直接和人的皮膚接觸,屬于污瀆佛像的行為,所以會用嘎烏盒把佛像裝起來再佩戴以減小罪過。而且未經主人允許,嘎烏盒是不允許別人隨意觸摸的。每當遇上重大節慶,便會看到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上,絢麗多彩的藏裝,還有各式各樣的嘎烏,非常端莊華貴。所以說,一個小小的嘎烏盒,不僅僅只是佛像的載體或容器。更是藏族百姓內心深處最為敬畏的清凈地。嘎烏盒的收藏與保養近二十年來,收藏老嘎烏的人越來越多。雖然嘎烏難以成為主流的收藏品,但因為嘎烏制作精美,且承載著宗教的意義,所以被市場追捧,引起一陣熱潮。很多收藏家紛紛開始收集年代久遠而且工藝精湛的嘎烏。在國際拍賣市場上,一只清代的純銀嘎烏,就開出一百萬的天價。那我們如何收藏和保養嘎烏呢?沃唐卡告訴朋友們,收藏嘎烏,首先必須得對金銀器皿有所了解。能辨別出真金、純銀和銅。市面上所說的藏銀,其實并不是純銀,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一種銅質。所以藏銀的嘎烏比較便宜。當然,純金打造的嘎烏無疑是最貴的,但也不完全。還要看手藝造工、鑲嵌、年代等等。若嘎烏里配有純金打造的小佛像,則更珍貴些。”對于保養方面,西藏屬于極度干燥地區。按照藏族傳統的保養方法,就是將酥油抹勻,涂在嘎烏上面。嘎烏瞬間就會變得油亮而有光澤。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號為118-6771336的嘎烏金唐綠度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 關鍵字標籤:佛像製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