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碳減排成為全球各國之間的利益博弈 2024-02-09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baidu.com/link?url=ASDf_WhlxEskXhNERYIBgJqqy0FPA6MbKlkI0P4S5tCQl-HzZBtMRq8GTOui6y_EFtY6qDLoyT7e1PyJiFxg73qfvUEsSycHapkSgoiHP-e"

碳減排國際公約的制定里程nn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發表文章表示全球的溫度上升和人類的頻繁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1990年是發達國家完成重污染產業轉移的時間窗口,后來的幾年里,召開了多個國際會議,最終確立了碳減排的國際公約。其中具有影響力的是1998年的京都議定書,這個協議梳理明確了一個原則,叫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意思就是為了防止地球的環境進一步惡化,所有的國家都有義務進行碳減排,但是各個國家承擔的份量不同。nn為什麼區別對待呢?工業發達的國家近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工業化,過程中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碳排放。發達國家就不會再自己設立工廠,而是將需求轉移到發展國家。如果此時各個國家實現共同碳排放的標準,對發展國家無疑是致命的。所以必須進行區別對待,發達國家需要立刻進行減排,而發展國家可以晚一點再實行。nn并且發達國家還應出資幫助發展國家實行減排。之后各國本著完善協議內容的精神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再次召開了國際討論會議,把碳減排的指標拆分到各個國家,但是整個大會開的并不順利,各國并沒有就碳減排問題達成共識。之后又召開了幾次討論會議,但是也最終以失敗散場而告終。nnn科學界對碳減排態度nn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因為科學界認為碳減排對全球變暖并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碳減排的實施對于各個國家的利益有很大的影響。首先科學界對于全球變暖的原因討論出各種觀點,主流觀點是全球變暖加速是人類活動頻繁導致的。nn另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是周期性的變化。在恐龍時期并沒有碳排放,但是地球依舊經歷了冰河時代,白堊紀期屬于酷熱時期。所以這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氣候變暖是全球一定周期內會出現的,我們不應該只看這十幾年的溫度變化,而是應該把時間線拉長再次觀察地球溫度變化。這種觀點聽起來符合邏輯,但是提出這種觀點的科學家們都是來自俄羅斯,這就讓大家所懷疑觀點的真實性了。nn因為俄羅斯的財政主要是依賴石油出口,如果全世界所有國家減少碳排放,那么俄羅斯的石油貿易將受到嚴重打擊。俄羅斯的國土也在北極圈附近即使全球變暖,反而對俄羅斯有利。nn各國對碳減排的態度nn以能源為主要收入的國家nn主要以俄羅斯、中東地區為主,它們并不贊同碳減排這個國際公約的實施,它們認為這是發達國家遏制發展國家的經濟手段。一旦減少能源出口不僅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對國家的軍事、社會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nn以歐洲

關鍵字標籤:碳盤查範疇
導遊親自帶領至泰國各景點遊玩,泰國曼谷完全解密。
提供個人自訂自由行行程,機+酒行程特惠中。
曼谷購物必買之旅或泰國神秘歷史之旅,多樣行程任你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