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如何避免因租辦公室而發生的那些奇葩事 | 2022-09-26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house.hexun.com/2018-04-10/192806118.html" 看完帖子,也許你會疑問,為什麼租個辦公室,會引起這么多人的共鳴和吐槽?不就租個房子嘛!然而,從公司職員,特別是從人事行政和老板的角度來說,租辦公室還真不等同于租住房。兩者區別大了去了: (1)租辦公室一般有硬性條件,比如公司人多(或者預期近幾年內人員規模會擴張),辦公室面積就必須大,相應的,月租金也不少; 有的公司要求新辦公室能夠注冊公司,不能注冊的辦公室條件再好,一律免談; 有的公司迷信風水,達不到“聚財”標準也不會要。 而普通人租住房則簡單的多,可根據自己需求(如交通、配套)判斷,并不一定要求大面積。 (2)公司租辦公室的頻率一般很低,租約時間長。普通人租房恰好相反。 (3)租辦公室后一般要重新裝修,因此業主一般也會給免租期,相應的中介公司也需有一套裝修、布線的全服務流程。 而普通人租房,剛裝修的房子敢不敢住是一個問題,免租期更是不存在的,入住第一天就開始算錢了。 (4)租辦公室不可以馬虎、不可以將就,一方面,辦公室是展現公司實力的臉面,好的辦公室能給客戶吃下“定心丸”。 另一方面,你能將就,公司其他同事不能將就,否則難免有怨言、影響大家工作情緒。而普通人租房,大多是找著找著,找累了就租下了。 (5)租辦公室大都是依靠行政的小姐姐們去找,回來由幕后的老板拍板。因為碰見這事的頻率低,很多人事行政的同學都沒啥經驗,上當受騙的幾率不小。 (6)相對于普通人租房看重城市地段、位置,公司租辦公室,鄰居可能比位置更重要。 比如互聯網公司,喜歡扎堆在騰訊、阿里、網易等大公司附近,或者擁有大量同業的區域,如科學園、中關村(000931,股吧)、產業園; 制造業公司,一般選擇擁有大量上下游企業的區域,例如經濟開發區、工廠區。在這些地方公司所需要的人才集中,產業協同趨勢明顯,這跟普通人租房理解的地段是完全不一樣的。 (7)公司租辦公室,一般都有公攤(比如大廳、走廊、電梯、廁所等),所以拿到的面積肯定不是報出的面積。使用率一般在70%左右,高一點的可能達到75%;而普通人租房則完全不看公攤,只看房間大小、環境好壞而已。2nd之所以在上文羅列了那么多“租辦公室與租住房的不同之處”,就是想說,(出)租辦公室,其實是一項專業活計。 然而現實是,無論是尋租方還是出租方,還是居于中間位置的中介,都很少進入專業角色。 尋租方還好,依靠市場上現有的信息,直接去中意區域板塊的寫字樓、商鋪去問,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兩個選項;而對于出租方來說,比如商場、寫字樓的業主,沒有做好統一規劃、運營而隨意出租、“只租不養”,很容易陷入物業貶值、口碑混亂的窘境。 至于中介,目前市面上的商辦地產租賃事務,對于主流的中介機構,大都只是“兼差”。 畢竟住宅出租,相對辦公室出租來說,頻次更高、時間更短、收益更高,因此,此類中介的經紀人常有各種不負責,比如開篇吐槽的那個帖子,中介的服務質量真心不堪,有公司甚至在話題結束后針對UGC生成《多少企業跪在了公司選址上,中國企業辦公租賃問題報告》; 再比如說好可以注冊公司,結果等公司搬進來后發現新辦公室已經被別人注冊過了;再比如搬到新辦公室后,等待中介委托物管放行裝修公司進場,結果中介把房子租出去之后完全不管,留下公司行政人員一個人獨撐場面..... 由此,囿于商辦物業與住宅物業的巨大不同,以及商辦地產經紀人的中介亂象,市面上一直在呼喚一家純粹的、專業的商辦物業運營平臺。3rd 有人疑問說,不去干最掙錢的住宅租賃業務,只靠商辦租賃運維,跑去啃“硬骨頭”,這樣的公司能存活嗎? 事實上,從另一個專門只做豪宅別墅等高端物業的中介——麗茲行的發展來看,整個房地產市場足夠大,其細分市場如商辦物業市場也很大,不說養活公司,就連支持公司上市甚至成為“獨角獸”,也是足夠了。 基于這種認識,在2015年,一家公司開始在商辦市場上捷足先登。它,就是好租。 關鍵字標籤:小型辦公室分租 |
|
![]() |